轻质碳酸钙用途非常广泛,可用作橡胶、塑料、造纸、涂料和油墨等行业的填料,广泛用于有机合成、冶金、玻璃和石棉等生产中。近几年,我国轻质碳酸钙生产能力仍保持在1000万吨以上,实际产量约500~600万吨。

工业级沉淀碳酸钙
但是,轻质碳酸钙为什么仍没有存在感?对比遍地开花的重钙,轻钙似乎一直低着头。
轻钙、重钙产品指标

对比纳米碳酸钙与普通轻质碳酸钙的指标还可以发现,二者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碳酸钙粒子大小,还表现在是否进行表面改性、晶形是否可控、CaCO3含量高低、分散性优劣、吸油值高低、流动性和疏水性的优劣等,这些指标都会影响使用效果,从而影响市场占有率。
纳米碳酸钙与普通轻质碳酸钙性能比较

续表

二者在应用方面的差别主要表现为所起的宏观作用不同,普通轻钙只能起填充剂作用,而纳米碳酸钙除了起填充剂作用外,补强作用、改性作用才是其真正价值的体现。
因此,由普通轻质碳酸钙到活性轻质碳酸钙仍是目前主要的发展方向。
国内轻钙产品发展道路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碳酸钙品种单一、质量差。当时轻质碳酸钙仅有细度120目的一种。近十年来,碳酸钙行业与其他行业一样取得了飞速发展和进步,轻钙价格也实现翻倍。
品种方面,由过去的单一品种,逐步形成了轻钙、活性钙、纳米钙。专用产品有:工业碳酸钙、药用碳酸钙、食用碳酸钙、饲料碳酸钙等。专用和功能性的造纸、塑料、油墨、胶黏剂、涂料、橡胶等专用和功能性碳酸钙。粒度方面:0.1~1mm微细碳酸钙0.015~0.1µm超微细(纳米)钙。白度方面有:88~90度、90~92度、92~94度、94~96度不同白度的碳酸钙。
普通轻钙、活性轻钙、专用纳米碳酸钙指标


轻质碳酸钙和纳米碳酸钙本是同根生,但已经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个体。粉体网编辑认为,轻钙应该走独立的发展道路,找寻产品附加值增长点,实现中端产品的大量补充。
结语
目前轻改产品主要分为工业级和食品级两大类,尤其是工业级轻钙涌现出多款活化产品。但目前对于轻质碳酸钙晶形、白度的研究依旧有所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中低端专用轻钙产品集中在橡塑、造纸、涂料、油墨等领域,特种或功能性产品十分稀少,产品附加值还有待提升。轻钙产业下行是行业发展的大势,节能、环保及产业结构优化政策的推行非一企之力可以改变,但粉体网编辑发现,近年来纳米钙、氧化钙、氢氧化钙均在发展中高端产品,加之碳捕集技术与轻钙工艺的契合度较高,这将是轻钙发展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