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钙取代轻钙,为何成为时代趋势?
来源: | 作者:来自于网络 | 发布时间: 2025-09-12 | 56 次浏览 | 分享到:

最近几年,重质碳酸钙的产销量稳步上升,而轻质碳酸钙的产销量则急速下降。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的轻质碳酸钙产量约为1431万吨,到了2023年,轻质碳酸钙的产量就只有500-600万吨了,当然,出现如此大的下降可能是由于统计口径的差别,但轻钙的竞争力连年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相比之下重钙的表现就要稳定很多,2022年重质碳酸钙的产量就已经超过了3000万吨,2023年这个数据更是增加到了3500万吨左右。


deepseek整理的两种钙粉产销对比简表


为什么重质碳酸钙(以下简称:重钙)越来越受欢迎,而轻质碳酸钙(以下简称:轻钙)则走起了下坡路呢?在小编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环保政策日益严格,轻钙成本连年上涨

2、重钙生产技术突破,超细重钙表现亮眼

3、重钙价格逐年下降,与轻钙价差拉大

1、环保政策日益严格,轻钙成本连年上涨

数据显示,2014年轻钙的市场价格为600元/吨左右,到了2022年,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921.2元/吨;短短8年时间,轻钙的价格上涨了300元/吨左右,这样的涨势让很多下游企业难以接受,毕竟直接使用碳酸钙粉末的企业生产的大多为附加值并不算高的挤出/注塑制品,因此对于原材料的价格是十分敏感的,因此面对轻钙的涨声一片,下游用户选择用脚投票,轻钙的销量下跌也就不足为奇了。

尴尬的是,轻钙的价格上涨也并非是轻钙生产企业追求高利润,而是实打实的硬性成本上升;众所周知,轻钙的生产工艺比重钙复杂很多,要经历高温煅烧、水消化、二氧化碳碳化,再经离心脱水、干燥、冷却、粉碎、过筛制得成品,而且这个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煤炭/天然气/煤油等燃料,并且产生大量排放物,因此生产轻钙的过程也可以说是高耗能高污染,随着环保政策的日趋严格,轻钙企业需要付出的环保处理成本显著提高,因此价格也不得不随之大涨。

2、重钙生产技术突破,超细重钙表现亮眼

有一个不能忽视的事实是,下游用户对于轻钙和重钙的区别并不是十分了解,他们对于使用重钙还是轻钙也并无执念,只要最终制品的效果能够达到要求就好,而早些年受限于粉磨技术,重钙的细度往往不够,在那个双飞粉、单飞粉满世界的时代,轻钙凭借更细的细度和更好的沉降体积占领高要求制品市场,而重钙企业只能眼巴巴看着轻钙企业做大做强。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随着粉磨技术得到突破,立式磨机已经能够生产出3000目以上的超细重钙,相比较低目数重钙来说,超细重钙由于细度更高,因此有着更大的沉降体积、更好的力学性能和更高的制品光泽度,比起普通重钙性能提升巨大,已经有了替代轻钙的能力;比起轻钙来说,超细重钙又天然具备吸油值低、价格低以及力学性能上的优势,因此和轻钙近些年的销量下降相反的是,超细重钙近些年的表现十分亮眼,据连州市新强大粉体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透露,近五年来其生产的四款超细重钙产品市场表现火热,已成为其公司的主力产品。

3、重钙价格逐年下降,与轻钙价差拉大

前面说到轻钙的价格八年时间涨了300元/吨左右,比起轻钙的一路上涨,重钙的价格却是连年走低,一方面是重钙企业的产能提升巨大,重钙的销售竞争加剧,而更重要的原因则是粉磨技术的提升导致重钙产品单产增加,以前每小时只能磨出2-3吨超细重钙,现在已经可以做到每小时磨6-8吨了,因此每吨重钙的生产能耗大幅降低,这也导致了重钙的成本降低,因此重钙的市场价格持续下降不难理解了。

轻钙涨价重钙降价,两者之间的价差持续拉大,对于处于薄利多销阶段的下游企业来说,选择重钙势必要划算得多。

结语:

随着重质碳酸钙粉磨技术的大幅提升,轻钙的市场份额连年萎缩是不可逆转的,这种市场变化反映的正是国内原材料市场朴素而真实的采购规则——性价比之上;对于挣扎在盈利线边缘的下游制造业来说,能省一点是一点,因此竞争力逐年下降的轻钙势必会继续减量下去,当然这种情况只适用于普通轻钙,对于有特殊要求的纳米级碳酸钙来说,其独有的性能优势还是目前超细重钙无法替代的。